公民遭到非法强拆该如何应对?我国的土地使用权限是多少年?
如果公民遭到非法强拆,以下是一些应对方法:
首先,在面临非法侵害威胁时,要正式书面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保护请求,并保留送达回执。这是为了让公安机关知道有这样的潜在危险存在,同时留下证据。比如,写一份书面申请,详细说明可能面临强拆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担忧,通过邮政快递等方式寄给当地公安机关,并保留好快递回执。
其次,在遭受侵害时要立即报警求助。警察有出警的义务,如果警察到达现场却未阻止非法强拆行为,这就属于不作为;要是因故未能到达现场,当事人可在事后到县公安局书面报警。警方有义务对破坏公民财产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如果不立案,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来促使警察立案。
再者,要及时摄影摄像,固定现场证据。强拆现场的情况是事后维权的关键证据,摄影时不要靠太近,避免设备被抢夺或损毁,但画面一定要清晰,要摄入强拆实施过程以及参与强拆的人员情况。最好同时安排一人近前录音,以便能辨别现场人员的身份和职责。录好的视频、音频不要轻易从原始设备中删除,条件允许的话,保留在原始摄录设备上并同时备份。
另外,还可以在适当时机向法院提出行政不作为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通过诉讼的方式推动纠纷的解决,争取取得合理的补偿。
关于我国的土地使用权限,按照土地用途不同使用期限也不相同。根据相关规定:
1. 居住用地的使用年限是70年,而且居住用地到期后自动续期。这意味着到了70年期限,业主一般不用担心失去土地使用权。
2. 工业用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以及综合或者其他用地的使用年限是50年。比如工厂用地、学校用地等,使用期限就是50年。
3. 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使用年限为40年。像商场、游乐场等这类建筑所在土地的使用期限就是40年。
土地使用期限是土地使用权证上的土地使用期限减去该土地已经使用的年限,剩下的年限就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年限,到期后可以申请续期。
相关概念:
非法强拆:指没有合法依据,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强制拆除行为。
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