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可能遇到哪些劳动权益纠纷?


大学生毕业步入职场时,确实可能会遇到多种劳动权益纠纷。 首先是合同纠纷。劳动合同应该以书面形式订立,而且内容得符合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要是企业没有和员工签书面合同,或者合同里有不公平条款,像过度的竞业限制,就可能引发纠纷。 薪酬纠纷也很常见。这包括单位拖欠工资、没按规定支付加班费,还有福利待遇没达到约定标准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等情况。劳动者付出了劳动,就有获得相应报酬和福利的权利。 工时和休息休假纠纷也不容忽视。有些单位会违反国家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规定,比如要求员工长时间加班却不给补偿,或者不让员工按时休假。劳动者依法享有合理的休息休假权利。 职业安全与健康纠纷方面,如果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企业又没有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保护措施,也会引发纠纷。企业有责任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社会保险与福利纠纷,是指企业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或者缴纳的标准低于法定标准,以及福利待遇不符合法律法规或双方约定。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企业为员工缴纳的,以保障员工的权益。 相关概念: 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和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对本单位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书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以书面形式呈现,具有法律效力,能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