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形成权与抗辩权该如何比较?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对形成权和抗辩权这两个概念总是区分不清。想知道它们具体有哪些不同,比如在权利的行使方式、法律效果等方面,希望能有专业人士帮忙详细解释一下两者的区别。
展开 view-more
  • #形成权
  • #抗辩权
  • #法律比较
  • #民法典
  • #权利区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领域,形成权和抗辩权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权利性质、行使方式、法律效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下面来为您详细比较这两种权利。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形成权是指权利人通过其单方的行为就可以使某种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简单来讲,就是权利人自己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就能改变法律关系的状态。例如,在可撤销合同中,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合同关系就会自始无效,这就是形成权的体现。我国《民法典》中多处体现了形成权,比如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这里的解除权就是一种形成权。 而抗辩权则是指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也就是当他人向自己提出某种请求时,自己可以依据抗辩权拒绝其请求。抗辩权的作用主要是阻止请求权的效力,而不是消灭请求权。例如,同时履行抗辩权,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从行使方式来看,形成权通常是权利人以单方意思表示的方式行使,无需对方的同意。只要权利人做出了行使形成权的意思表示,并且该意思表示到达对方,法律关系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抗辩权的行使则需要以请求权的行使为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当对方提出请求时,抗辩权人才可以行使抗辩权来对抗该请求。 在法律效果方面,形成权的行使会直接导致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消灭,产生实质性的法律后果。而抗辩权的行使只是暂时或永久地阻止请求权的实现,并不直接改变法律关系的状态。例如,诉讼时效抗辩权,如果债务人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进行抗辩,法院查明属实后会驳回债权人的诉讼请求,但债权债务关系本身并没有消灭。 综上所述,形成权和抗辩权在概念、行使方式和法律效果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区别,在实际的法律应用中需要准确区分和运用。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