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构成是怎样的?
我是一名事业单位员工,快到退休年龄了,想了解下退休后工资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毕竟退休后就靠这点工资生活了,心里没底。想知道具体包含哪些项目,各项是怎么计算的,好提前有个规划。
展开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工资,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养老金,它的构成与多个因素相关。 在2014年10月1日我国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其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这三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是依据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以及缴费年限来确定的。通俗来讲,当地经济发展越好,职工平均工资越高,以及个人工资水平高、缴费年限长,基础养老金就会越高。依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累计存储在个人账户中的金额。在退休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得到每月发放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这就好比是我们自己存的养老钱,每月按一定标准发放。 过渡性养老金则是为了保障“中人”在改革前后待遇的平稳过渡而设立的。它主要与改革前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等因素有关。因为“中人”在改革前没有缴纳养老保险,但有相应的工作年限,过渡性养老金就是对这部分工作年限的一种补偿。 对于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计算方式与上述“中人”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式相同。而改革前已经退休的“老人”,则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