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税和土地增值税有什么区别?


契税和土地增值税都是在房地产等相关交易中会涉及到的税种,不过它们存在诸多区别。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契税是指不动产(土地、房屋)产权发生转移变动时,就当事人所订契约按产价的一定比例向新业主(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税收。简单来讲,就是当你购买房产或者取得土地使用权等产权转移的情况时,你作为获得产权的一方需要缴纳契税。而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也就是当你转让土地或者房产等,并且从中获得了增值收益时,需要缴纳土地增值税。 其次,征收对象不同。契税的征收对象是产权承受人。例如,张三购买了李四的一套房子,那么张三就是契税的征收对象。土地增值税的征收对象是转让方。还是刚才的例子,李四转让房子获得了增值收益,李四就是土地增值税的征收对象。 再者,税率方面。契税实行3% - 5%的幅度税率,具体的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比如在一些地区,个人购买首套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契税税率为1%。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为3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为4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5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 最后,法律依据上,契税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该法对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计税依据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土地增值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对土地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扣除项目等内容进行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