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与恶意诉讼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碰到了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这两个概念。我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在实际的法律案件里,这两者好像都有点故意使坏的意思,我想了解一下它们具体的区别,这样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我也能分辨清楚。
展开


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在行为表现、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差异。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虚假诉讼指的是当事人之间或一方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等手段,向法院提起诉讼,意图通过司法程序获得非法利益或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比如,甲和乙合谋,伪造一份借款合同,然后甲起诉乙要求偿还借款,实际上这笔借款根本不存在,这就是典型的虚假诉讼。 恶意诉讼则是当事人出于不正当目的,利用诉讼程序,给对方当事人造成困扰或损害。恶意诉讼不一定虚构事实,可能是在有一定事实基础上,故意夸大或歪曲事实,以达到不正当的目的。例如,甲和乙有一些小纠纷,甲为了让乙难堪,故意提起诉讼,消耗乙的时间和精力。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了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对于恶意诉讼,目前我国法律没有专门的罪名,但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规定,恶意诉讼人要承担赔偿对方损失等民事责任。 总的来说,虚假诉讼的核心在于虚构事实来骗取司法裁判,而恶意诉讼更强调当事人提起诉讼的不正当目的。两者在法律上都不被允许,一旦被认定,行为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