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与诈骗的区别是什么
最近在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对虚假诉讼和诈骗这两个概念有点混淆。想弄清楚在实际情况中,怎么去区分它们。比如在一些纠纷案件里,怎么判断到底是虚假诉讼还是诈骗行为,希望能详细了解下两者的区别。
展开


虚假诉讼和诈骗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混淆,下面为您详细说说它们的区别。 首先,时间范畴不一样。虚假诉讼罪,限定在“民事诉讼中”实施的行为。也就是说,是在民事官司这个场景里搞虚假那一套。而诈骗罪,是在民事诉讼以外的行为,在生活的很多场景都可能发生,不局限于打官司。 其次,主观目的有差别。虚假诉讼罪,主要是为了获得非法民事利益,比如通过虚假诉讼获得某项民事权利、财产分配上占便宜等。而诈骗罪,具有直接获取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就是直接想把别人的钱或者财物弄到手。 然后,侵犯的客体不同。虚假诉讼罪侵犯的是司法秩序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司法秩序就好比司法系统正常运转的规则和秩序,如果有人搞虚假诉讼,就会干扰司法机关正常办案,影响司法的公正和效率。而诈骗罪侵犯的是他人公私财物所有权,简单说就是把别人对财物的合法拥有权给破坏了。 最后,客观表现不同。虚假诉讼罪相对比较单一,只能是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比如虚构债务关系,然后到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还钱。而诈骗罪的客观行为多种多样,像常见的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得被害人主动交出财物等。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了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了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通过这些方面的对比,就能比较清晰地区分虚假诉讼和诈骗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