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有什么区别?


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下面从多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产生的基础不同。违约责任是基于合同关系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比如,您和商家签订了购买商品的合同,商家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交付商品,这就构成了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而侵权责任则是基于侵权行为产生的,即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有人故意损坏了您的财物,这就属于侵权行为,要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其次是赔偿范围不同。违约责任的赔偿范围主要是财产损失,通常是按照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来确定赔偿金额。赔偿的目的是使守约方的经济状况恢复到合同正常履行时的状态。比如,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违约方就要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而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则更为广泛,不仅包括财产损失,还可能包括人身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比如,因侵权行为导致他人身体受伤,侵权人除了要赔偿医疗费等财产损失外,还可能要赔偿受害人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再者是举证责任不同。在违约责任中,一般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即只要违约方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违约,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守约方只需要证明合同存在以及违约方没有履行合同义务即可。而在侵权责任中,一般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受害人需要证明侵权人存在过错、有侵权行为、自己受到了损害以及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不过,在一些特殊的侵权案件中,如环境污染侵权、高度危险作业侵权等,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不论侵权人是否有过错,只要造成了损害后果,就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最后是诉讼时效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一般的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诉讼时效都是三年。但是,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同时,对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侵权诉讼,诉讼时效可能会有特殊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