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未年审和已年审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公司残保金相关事务,不太清楚残保金未年审和已年审会有哪些不同。我想知道这两种情况在费用缴纳、企业影响等方面会有什么差异,希望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残保金是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残保金未年审和已年审的区别。 首先是政策执行方面。已年审意味着企业按照规定向相关部门申报了本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情况,经过审核后,若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规定比例,可能无需缴纳残保金;若未达到规定比例,则按照相应公式计算应缴纳的残保金金额。依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而未年审的话,相关部门无法掌握企业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情况,一般会默认企业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按照企业在职职工总数和当地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等标准全额征收残保金。 其次是对企业的影响。已年审且按规定履行义务的企业,体现了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同时,规范的年审和缴纳流程也有助于企业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相反,未年审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方面,企业可能需要额外支付本可避免的残保金费用,增加企业成本。另一方面,长期不按规定进行年审和缴纳残保金,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保障金的,由保障金征收机关提交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还应当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再者是后续补救措施。已年审后若发现数据有误或情况变化,企业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更正申报,重新计算残保金。而未年审的企业,一旦意识到问题,需要尽快向当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申请补办年审。但如果超过规定的年审期限,可能会面临较为繁琐的手续和严格的审核,甚至可能无法改变按全额征收残保金的结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