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如何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我在一场执行案件里,觉得执行行为影响到了我的合法权益。我不太清楚自己作为第三人,要怎么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是要先提执行异议吗?具体的流程是怎样的?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呢?希望了解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执行异议之诉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当事人或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请求执行法院对该实体权利进行裁判,以阻止执行的救济方法。而第三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是指在执行程序中,案外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从而向执行法院提起的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第三人应当在执行过程中提出。也就是说,必须是在法院已经启动执行程序之后,执行终结之前提出。其次,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这意味着第三人要证明自己对执行标的拥有合法的权利,比如所有权、用益物权等,并且这种权利能够阻止法院对该标的的执行。 在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时,第三人需要向执行法院提交书面的起诉状。起诉状中应当写明原告(即第三人)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同时,第三人还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以证明自己对执行标的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这些证据可以包括合同、产权证书、付款凭证等。 法院在受理第三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后,会对案件进行审理。审理过程中,法院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辩论情况,对案件作出判决。如果法院认为第三人的主张成立,会判决不得执行该执行标的;如果法院认为第三人的主张不成立,会判决驳回第三人的诉讼请求。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