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无故不发工资如何进行劳动仲裁?


当公司无故不发工资时,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劳动仲裁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裁决。它就像是一个“裁判”,依据法律法规来判断双方谁对谁错。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为我们进行劳动仲裁提供了法律依据。 接下来,我们看看劳动仲裁的具体流程。第一步是申请。劳动者需要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申请书中要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单位名称、地址等,还要详细说明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第二步是受理。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在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如果受理了,会通知申请人;如果不受理,也会说明理由。 第三步是开庭审理。仲裁庭会提前五日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在开庭时,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 第四步是裁决。仲裁庭在审理结束后,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裁决。一般情况下,仲裁庭会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在进行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要准备一些材料。主要包括仲裁申请书、本人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劳动合同或者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其他材料,比如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等,以及能够支持自己仲裁请求的相关证据。 最后,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要注意仲裁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二是要如实提供证据,不能伪造、篡改证据,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要遵守仲裁庭的纪律,尊重仲裁员和对方当事人。通过劳动仲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望得到有效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