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益该如何赔偿?


如果消费者的知情权益被侵犯,赔偿方式如下: 首先,如果商家在提供商品或服务过程中有欺诈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若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比如说,你花200元买了个商品,后发现商家存在欺诈行为,那商家就得赔偿你600元;要是你买东西花了100元,由于赔偿金额不足500元,商家就需赔偿500元。 其次,当经营者明知自己所售商品或提供之服务存有质量问题,依然选择向消费者销售,导致消费者或其他受害者出现生命危险或身体健康遭受严重伤害的情况下,受害方有权要求经营者承担赔偿责任,同时也有权要求获得所受损失两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这就是为了更有力地惩罚那些明知故犯的不良商家,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然后,在食品安全领域,若生产者或商家提供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是明知食品不符合健康安全性,而仍进行销售活动的话,那么在此情形下,消费者除了可以向他们提出赔偿经济损失之外,还可以要求生产商或商家支付其购买商品或接收服务价款的十倍,或者是三倍于经济损失的赔偿金;若是增加赔偿的款项不足一千元,则可强制要求赔偿一千元。但需注意,食品的生产标签、说明书等因素如不会影响食品安全性且不对消费者产生错误诱导的情况下,可不予考虑。 消费者遇到侵权情况时,可以先和商家协商赔偿,如果协商不成,还能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概念: 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惩罚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其目的在于惩罚和阻止一些特定的不当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