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手臂残废怎么赔偿?


如果工伤导致手臂残废,赔偿需要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来进行,具体赔偿项目和标准如下: 首先是医疗费,治疗工伤手臂所花费的费用,只要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药品目录和住院服务标准,就由工伤保险基金来支付。通俗来讲,就是在治疗手臂伤病时,符合规定的花费都能报销。 接着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这是根据伤残等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比如五级伤残是18个月本人工资,六级伤残是16个月本人工资 。也就是说,伤残等级越高,能拿到的这笔补助金就越多,是对受伤职工的一种一次性经济补偿。 然后是伤残津贴,对于一级到四级伤残的职工,会按月发放伤残津贴,不同等级金额不同。例如一级伤残是本人工资的90%,四级伤残是本人工资的75%。要是实际拿到的金额比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低,工伤保险基金会把差额补上,目的是保障这些职工的基本生活。 还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到十级伤残的职工,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自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不过具体标准每个省份不一样,像广东省,五级伤残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是本人工资的10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本人工资的50个月。 要获得这些赔偿,首先要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者向所在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认定机构调查核实后作出决定。之后,在伤情稳定时,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委员会根据伤残情况、医疗诊断证明等资料作出评残结论并出具证书,评残结果会直接影响工伤保险待遇。 相关概念: 工伤保险基金:是为了保障职工在遭受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时能够获得及时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而设立的专项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工伤保险待遇的一种,是对因工伤致残的劳动者给予的一次性职业伤害补偿,体现对受伤职工的一种经济支持。 伤残津贴:是对工伤职工因伤残而丧失劳动能力导致收入减少的一种长期性补偿,以维持其基本生活。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主要用于工伤职工工伤后的医疗康复等费用支出。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是对工伤职工因伤残影响就业给予的一次性补偿,帮助他们重新寻找工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