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客观方面怎么认定?
我开车时不小心和别人的车擦碰了一下,当时因为心里害怕就直接开走了。后来想想挺担心这会不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所以想了解下肇事逃逸客观方面是如何认定的,自己这种情况算不算。
展开


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的行为。下面从几个方面为您介绍肇事逃逸客观方面的认定: 首先,存在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交通事故的行为。这里所说的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是国家为了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只要是违反了这些法规并且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就满足了这一条件。就好比闯红灯、超速行驶等行为引发了碰撞事故。 其次,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这个逃离现场,并不局限于从事故发生的地点直接跑掉。比如,有些司机在事故发生后,虽然没有马上离开事故现场,但是以送伤者去医院为由,中途却将伤者遗弃,然后自己逃跑,这种情况也属于逃离现场。 最后,行为人逃离现场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行为人离开现场是有正当理由的,比如是为了去寻求更有效的救援帮助,并且事后及时主动地配合警方调查,就不能认定为肇事逃逸。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判断肇事逃逸客观方面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几点,结合具体案件事实来认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