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婚的情况下房产该如何分割?
最近和另一半在房产问题上有些想法,不想走到离婚那一步,但又想把房产的归属明确一下。想了解在不离婚的状态下,法律对于房产分割是怎么规定的,有哪些可行的办法能合理分割房产。
展开


在不离婚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原则上是不能分割房产的。这是因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财产通常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在这些情况下可以进行分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一是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比如,一方私自将夫妻共有的房产低价卖给他人,严重损害了另一方的财产权益,另一方就可以请求法院分割共同财产。 二是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比如,一方的父母患重病急需大笔医疗费用,而另一方坚决不同意拿出夫妻共同财产支付,那么负有扶养义务的一方可以请求法院分割财产用于支付医疗费用。 另外,男女双方还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如果夫妻双方自愿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房产的归属等财产问题,这也是有效的,不需要通过法院诉讼来分割。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简单说就是夫妻结婚后到一方死亡或者离婚之前这段时间内,夫妻双方所取得的财产。 法定扶养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特定的亲属之间相互抚养照顾的责任和义务,比如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