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协商后该怎么处理?
我之前遇到了医疗事故,和医院进行了协商,双方也达成了一致。但我不知道协商之后具体要做些什么,是签协议就行,还是有其他的流程?想了解一下医疗事故协商后的处理办法。
展开


当医疗事故协商结束后,有一系列的处理步骤需要遵循。首先,双方要签订书面协议。这个协议就像是一个“约定书”,把协商好的内容清楚地写下来,包括赔偿的金额、支付的方式、后续的治疗安排等等。它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依据。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其次,要注意保存相关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协商记录、协议书等等。证据是证明事件发生和处理过程的关键材料,万一之后出现纠纷,这些证据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在可能的后续法律程序中,完整的证据链可以帮助当事人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如果涉及到赔偿款项的支付,要确保按照协议约定的方式和时间进行支付。患者一方要注意查收款项,并保留好支付凭证;医疗机构也要做好支付记录。同时,如果协商结果涉及到后续的治疗等事项,双方都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在处理过程中,任何一方发现对方没有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