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后工资怎么发?
我和公司产生了劳动纠纷,已经申请了劳动仲裁。现在仲裁结果还没出来,但我很担心之后工资的发放问题。不知道劳动仲裁后工资是按照什么标准、通过什么方式发放呢?会不会有公司故意拖延或者少发的情况?希望了解一下具体的规定。
展开


劳动仲裁后工资的发放涉及多方面情况,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确工资发放的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在劳动仲裁中,如果劳动者胜诉,工资的发放标准通常会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金额、计算方式以及出勤天数等来确定。要是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就会参考同岗位其他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或者按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例如,某员工原本月工资5000元,因公司拖欠一个月工资申请仲裁,仲裁支持员工诉求后,公司就应按5000元发放该月工资。 其次,关于工资发放的时间。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在劳动仲裁情形下,如果仲裁结果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用人单位一般应在仲裁裁决生效后的合理时间内支付。若用人单位拒不执行,劳动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比如,仲裁裁决在10月1日生效,按照通常情况,用人单位应在生效后的一周内支付工资,如果逾期不支付,劳动者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最后,工资发放的方式。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应按照以往的工资发放方式支付,常见的是通过银行转账。如果用人单位故意以其他不合理方式发放,劳动者有权要求其按照正规方式支付。例如,以往都是银行转账发工资,仲裁后公司却要求员工去指定地点领取现金,还设置不合理条件,员工就可以拒绝并要求银行转账。总之,劳动者在劳动仲裁后应密切关注工资发放情况,遇到问题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