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起诉状该怎么写?


劳动争议起诉状是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与对方发生劳动纠纷,经过劳动仲裁后仍不服仲裁结果,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所提交的法律文书。 一般来说,劳动争议起诉状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当事人信息。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具体情况,如果是个人,需包含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身份证号以及联系电话;如果是单位,则要写清单位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以及联系电话 。 接着是诉讼请求。这部分要明确、具体地写出你希望通过诉讼达到的目的,比如要求被告支付拖欠的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补缴社会保险等。例如,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自XX年X月至X月工资XXX元 ;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XXX元等。这部分内容要清晰明确,让法院清楚知道你的诉求。 然后是事实与理由。事实部分需详细叙述劳动纠纷发生的经过,包括入职时间、工作岗位、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纠纷产生的具体事件等。比如,你于XX年X月X日进入被告公司工作,担任XX岗位,每月工资XX元,被告未按照法律规定与你签订劳动合同等。理由部分则要阐述你提出诉讼请求的法律依据,引用相关法律条文来支撑自己的诉求,例如《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经济补偿等方面的规定。 最后是尾部。要写明致送的法院名称,具状人签名或盖章,并注明起诉日期。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这也说明起诉状在诉讼中的重要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 相关概念: 劳动争议: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它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