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公司利益约定赔偿是否有效?
我在公司和同事一起负责一个项目,当时和公司签了协议,如果因为我们的失误损害公司利益要进行赔偿。现在项目出了问题,公司说要按约定让我们赔偿,我不太确定这个约定在法律上有没有效,想了解下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在探讨损害公司利益时约定赔偿是否有效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损害公司利益。损害公司利益是指公司内部人员,如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行为。而约定赔偿,简单来说就是在事先签订的合同或者协议里,明确规定当出现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时,责任方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约定赔偿是否有效,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根据《民法典》,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只要约定赔偿的协议是各方在平等、自愿、公平的基础上签订的,并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这个约定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同时,《公司法》也规定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在公司的章程或者与相关人员签订的协议里,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赔偿方式和金额等,这种约定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也是有效的。 然而,如果约定赔偿的条款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比如赔偿金额过高,远远超出了实际造成的损失,那么受损害方可以根据《民法典》中关于显失公平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者调整。另外,如果约定赔偿的协议是在一方受到欺诈、胁迫等情况下签订的,那么该协议的效力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受欺诈、胁迫方同样可以请求撤销协议。 总之,损害公司利益约定赔偿一般情况下是有效的,但需要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当出现纠纷时,要依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约定赔偿的效力。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