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卖房字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最近打算把房子卖掉,对方提出手写卖房字据。我有点担心,不清楚手写的卖房字据在法律上有没有效力。想知道这种手写的字据能不能保障双方权益,要是之后出现纠纷,这字据能不能作为有效的凭证,所以想了解下它到底具不具有法律效力。
展开


手写卖房字据在符合一定条件时具有法律效力。首先要明确,合同的生效与否和书写方式没有直接关系,不管是手写还是打印,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就具备法律效力。 从法律角度来说,一份有效的手写卖房字据,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一是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简单来讲,就是签这个字据的人要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精神正常、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一般就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而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等就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 二是字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意味着字据里的条款不能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要求相冲突。就房屋买卖而言,不能违反诸如房屋产权相关规定、土地管理规定等。例如,不能买卖没有合法产权的房屋。 三是字据需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也就是说,签这个字据是双方自愿的,不存在一方欺骗、强迫另一方签字的情况。要是一方受到欺诈、胁迫等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签了字据,那这种情况下字据可能不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手写卖房字据满足这些条件,在发生纠纷时,它就能作为证明房屋买卖关系的重要证据。不过,为了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争议,最好在字据签署后进行公证等相关手续,以此增强其法律效力。 相关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要求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