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房屋买卖合同公证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我买了套房子,和卖家签了房屋买卖合同,还去做了公证。但现在卖家有点反悔的意思,说公证书不算数。我就想问问,从法律规定来讲,这个房屋买卖合同公证书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啊?
展开


房屋买卖合同公证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下面从几个方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公证。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对于房屋买卖合同公证,就是公证机构对房屋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这一行为以及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证明。 从法律效力的角度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这意味着在一般情况下,房屋买卖合同公证书所证明的内容,法院是会认可的,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不过,公证书主要是对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起到证明作用,它并不等同于房屋产权的变更。房屋产权的变更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相关规定,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也就是说,即使有了房屋买卖合同公证书,不办理过户,房屋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并没有转移到买方名下。 另外,如果公证书存在错误或者违法的情况,根据《公证法》的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但在没有经过法定程序撤销之前,公证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综上所述,房屋买卖合同公证书通常是有法律效力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但它不能替代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手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