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后不拆迁违法吗


征地后不拆迁是否违法,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从正常流程和法律规定角度来说,征收土地通常是为了后续的建设利用等,按道理征收和拆迁工作应该连贯进行。如果政府以未取得征地文件为前提,仅通过房屋补偿协议试图取代土地管理法中规定的征收程序及实体事项,这种做法明显违法。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等一系列处罚措施。因为土地征收有着严格的法定程序,不按程序走就是违法的。 其次,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可能导致征地后不拆迁不违法。比如,已经为被征收人提供了货币补偿、产权调换房屋以及周转房,但是被征收人签署了征收补偿协议却未能按照协议约定的期限履行交房义务,那么此时不拆迁不一定违法。还有对于逾期未得到纠正的违章建筑,即使征地了,在符合相关规定下不立即拆迁也可能不违法。另外,如果在法定期间内被征收人既没有签署征收补偿协议也没有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行政诉讼,相关部门按规定也可能有后续行动。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总之,征地后不拆迁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违法或不违法,要结合具体情况,看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和规定。 相关概念: 强制拆迁:指在被征收人不履行相关义务,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对其房屋等进行拆除的行为。 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