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医保基金使用应报尽报的说法是否正确?

我去医院看病后报销医保费用,有人说医保基金使用要应报尽报。我不太明白这个说法,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符合法律规定吗?在实际报销中又该怎么理解和操作呢?
展开 view-more
  • #医保报销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医保基金使用“应报尽报”这种说法从原则上来说是合理且正确的。 “应报尽报”是指在符合医保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应该得到充分的报销。医保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参保人员减轻医疗负担,让大家在生病就医时能够获得必要的经济支持。当参保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属于医保报销目录内、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且满足其他报销条件时,就应当按照规定给予报销。 从法律依据来看,《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业务、财务、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做好服务协议管理、费用监控、基金拨付、待遇审核及支付等工作,并定期向社会公开医疗保障基金的收入、支出、结余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这其中就蕴含着要保障参保人员合理医疗费用应报尽报的精神。医保部门有责任和义务确保基金合理、有效地使用,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定点医药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提供医药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合理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不得分解住院、挂床住院,不得违反诊疗规范过度诊疗、过度检查、分解处方、超量开药、重复开药,不得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分解项目收费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保障了参保人员的报销权益,避免因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导致参保人员无法足额报销。 不过,“应报尽报”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医疗费用都能报销。医保报销有严格的范围和条件限制,比如医保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等。只有在这些规定范围内的费用才能得到报销。参保人员也需要遵守医保的相关规定,如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按规定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等。如果参保人员或医疗机构存在违规行为,如虚构医疗服务、伪造医疗文书等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不仅无法实现“应报尽报”,还会面临法律的制裁。所以,参保人员要正确理解“应报尽报”的含义,在遵守规定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医保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