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完社保后工资成负数合法吗?
我这个月发工资,发现扣完社保后工资成负数了。我不太清楚公司这么操作是否合理合法, 自己的权益有没有受到侵害,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来看,公司这种扣完社保让工资变负数的情况是否被允许。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探讨扣完社保后工资成负数是否合法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和规定。
首先,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而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依法缴纳社保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同时,《最低工资规定》第三条指出,本规定所称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这里的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从这些规定来看,即使扣除社保费用,劳动者到手的工资也不应为负数。因为最低工资标准是剔除了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之后,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性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社保费用虽然是依法应扣除的项目,但不能让扣除后的工资低于这个底线。
如果扣完社保后工资成负数, 很可能意味着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有可能是用人单位计算社保费用时出现错误,或者存在故意多扣社保费用来降低人工成本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要求其说明工资计算和社保扣除的明细。如果沟通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