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司法审查中参照规章是怎样的情况?

我在涉及一些行政诉讼的司法审查案件中,不太清楚司法审查里参照规章具体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法院在什么情况下会参照规章,参照规章有哪些规则和限制,想了解一下具体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类司法审查案件。
展开 view-more
  • #司法审查
  • #参照规章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司法审查中参照规章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对规章进行斟酌和鉴定后,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规章予以适用,参照规章进行审理,并将规章作为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根据;对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原则精神的规章,人民法院有灵活处理的余地,可以不予适用。 这里的“参照”不同于“依据”。“依据”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必须适用该规范,不能拒绝适用;而“参照”则是在某些情况下,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适用规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法院参照规章的原因在于规章制定主体比较复杂,包括国务院部门、地方政府等,规章的质量和效力层级存在差异。有的规章可能与上位法不一致,或者存在不合理之处。所以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不能直接把规章作为依据,而是需要进行审查判断。 当规章与上位法不抵触时,法院可以参照规章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判断;当规章与上位法相抵触时,法院有权不适用该规章。这一制度设计既考虑了规章在行政管理中的实际作用,又保障了法院在司法审查中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够确保司法公正和法律适用的准确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