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中探亲假与公休假日是怎样规定的?
我在外地工作,平时很难回家看望父母。想了解下劳动法里关于探亲假的规定,比如什么样的情况能休探亲假,探亲假的时长是多久。另外,公休假日和探亲假之间有什么关系,公休假日是否包含在探亲假里呢?
展开


在我国劳动法体系中,探亲假和公休假日是两个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概念。 首先,我们来说说探亲假。探亲假是指职工享有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而与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一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具体的假期时长方面,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这里的“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 而公休假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双休日,是劳动者工作满一个工作周之后的休息时间。通常情况下,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关于公休假日和探亲假的关系,按照规定,探亲假期是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也就是说,公休假日是包含在探亲假的假期时长里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