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最新政策法规是怎样的?


二手房的政策法规涵盖多个方面,对二手房交易起着规范和指导作用。 在交易税费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契税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在贷款政策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会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质。对于二手房贷款,银行会考虑房屋的房龄、借款人的收入稳定性、征信情况等。一般来说,房龄较老的二手房可能贷款额度会相对较低,贷款年限也可能会缩短。同时,为了抑制投机性购房,对于多套房贷款可能会提高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 在过户手续方面,《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规定,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不动产登记。在二手房过户时,需要准备相关材料,如不动产权属证书、买卖双方身份证明、买卖合同等。不动产登记机构会对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颁发新的不动产权证书。 此外,各地政府可能会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情况出台一些地方性政策。比如一些城市为了稳定房价,会限制二手房的交易时间,规定取得不动产权证书一定期限内不得上市交易。购房者在进行二手房交易时,要密切关注当地的政策法规,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