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随房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买了一套房子,听说有‘地随房走’这么个说法,但不太明白具体怎么回事。我想知道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样我心里也能更有底,以后遇到相关问题也知道怎么处理。
展开


“地随房走”是指在房地产交易或处分等过程中,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应当一同处分、转移。简单来说,当你对房屋进行买卖、抵押等操作时,该房屋所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也会跟着一起变动。 从法律层面来看,它有明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处分。这一条文清晰地确立了“地随房走”的法律原则。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二条也规定,房地产转让、抵押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抵押。这进一步强调了在城市房地产交易中,房屋和土地使用权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样规定的意义在于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交易安全。如果允许房屋和土地使用权分开处分,可能会导致产权关系混乱,引发大量的纠纷。例如,当房屋所有权转让后,土地使用权却仍在原权利人手中,那么新的房屋所有权人在使用土地时就会面临诸多障碍,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所以,“地随房走”原则保障了房地产交易的顺利进行,也确保了房地产产权的清晰和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