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中家属有哪些谈判技巧?


在医疗纠纷中,家属掌握一定的谈判技巧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首先,充分准备是基础。在谈判前,家属需要收集和整理与医疗纠纷相关的各种资料,比如病历、检查报告、费用清单等。这些资料是谈判的重要依据,能让家属在谈判中更有底气。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患者有权查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属于病历的全部资料。这赋予了患者及家属获取相关资料的权利,也是家属准备谈判的重要法律保障。 其次,选择合适的谈判人员很关键。可以挑选一位或几位表达能力强、情绪稳定且对事件了解清楚的家属作为代表进行谈判。避免人多嘴杂,导致谈判局面混乱。谈判代表要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家属的诉求和意见。 再者,在谈判过程中,保持理性和冷静是核心。情绪激动往往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让谈判陷入僵局。家属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地陈述事件经过和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善于倾听医院方面的解释和意见,了解他们的立场。在交流过程中,提出合理的赔偿或解决方案。赔偿要求要基于实际损失和法律规定,避免提出过高或不合理的要求,否则可能会让谈判无法达成共识。 另外,记录谈判过程也不可忽视。可以用笔记或者录音的方式记录下双方的发言和达成的共识,这有助于后续的跟进和处理。如果谈判过程中遇到分歧无法解决,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调解机构,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由医患双方共同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一方申请调解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征得另一方同意后进行调解。这样能更公正、专业地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