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不供述主观认知是否构成自首?

我之前因为一些事被调查,在整个过程中我如实交代了事情经过,但对于自己当时主观是怎么想的没怎么说。现在有人说不供述主观认知就不算自首,我有点慌,想知道从法律上来说,不供述主观认知到底会不会影响构成自首啊?
展开 view-more
  • #自首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判断不供述主观认知是否构成自首,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自首。自首在法律上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一般自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则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这里的关键在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它要求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而对于主观认知是否属于必须如实供述的内容,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要详细到主观认知层面。一般而言,如果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了客观的犯罪行为、时间、地点、手段、后果等主要犯罪事实,即便没有供述主观认知,只要不影响对犯罪行为的定性和量刑,还是有可能构成自首的。 但是,如果主观认知对于认定犯罪的性质、罪名或者量刑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犯罪嫌疑人故意隐瞒或者不供述,那么就可能会被认为没有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从而不构成自首。例如,在某些涉及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区分的案件中,主观认知对于判断犯罪的性质起着关键作用,如果犯罪嫌疑人不供述主观认知,就无法准确认定其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状态,这种情况下可能就难以认定为自首。 总之,不供述主观认知是否构成自首,需要结合具体案件情况,综合判断主观认知对于案件定性和量刑的影响程度,以及犯罪嫌疑人是否如实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来确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