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国家有什么保护法吗?


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在国家是有相关保护法律的。首先,需要明确几个重要的法律概念。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的是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这类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而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此有明确规定。其中,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同时,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在未成年人充值游戏的问题上,如果是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充值,其充值行为无效,家长可以要求游戏平台全额退还充值金额。如果是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充值,就要看充值行为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比如充值金额较小,与孩子平时的消费能力、认知水平相符,可能会被认定为有效;但如果充值金额较大,明显超出了其年龄和智力所能控制的范围,家长不予追认的话,该充值行为就是无效的,游戏平台也应当退还相应款项。 此外,国家新闻出版署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并且要求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这也是从源头上保护未成年人,防止其过度充值游戏的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