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减免税是怎么回事?


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减免税是一项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税收优惠政策。下面给你详细解释一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的概念。加计扣除就是在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支出基础上,再加成一定比例,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的扣除数额。简单来说,就是让企业在计算要交多少税的时候,可以多扣除一部分研发费用,从而少交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进一步明确,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后来,政策又有了新的变化。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3号规定,制造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1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1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要享受这项政策,企业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研发活动要符合规定,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同时,企业需要对研发费用进行单独核算,准确、合理归集各项费用支出。另外,企业要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资料以备税务机关核查,比如研发项目计划书、研发人员名单、研发费用明细账等。总之,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旨在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符合条件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项政策,减轻税收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