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销应该按照发票金额还是按实报销金额?
我在公司申请报销费用,发票上的金额和实际花费的金额不太一样。我不太清楚到底该按照哪个金额来报销,担心报多了或者报少了都不合适,也怕不符合规定。想了解下从法律角度来说,报销时到底该依据哪个金额呢?
展开


在报销问题上,确定是按照发票金额还是按实报销金额,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明白发票的概念。发票是指一切单位和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所开具和收取的业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审计机关、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发票上的金额代表着交易发生时记录的金额。 一般情况下,如果报销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应该以真实发生的交易为基础。如果实际报销金额与发票金额一致,那自然不存在问题。但当两者不一致时,就需要进一步分析。 如果实际花费金额小于发票金额,按照规定通常应按实际花费金额报销。这是因为报销要基于真实的费用支出,多报销可能涉嫌虚报费用、侵占公司财产等问题。从法律层面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不真实的报销行为违反了如实记账的要求。 如果实际花费金额大于发票金额,此时按发票金额报销是比较符合规定的做法。因为发票是费用发生的重要凭证,没有足够的发票证明超出部分的费用,报销超出金额缺乏合法依据。当然,如果存在特殊情况,比如因合理原因未能取得足额发票,需要按照公司的相关报销制度,提供其他合理的证明材料,并经过相应的审批流程,才有可能按照实际金额报销。 综上所述,报销时应以真实的业务为基础,优先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司的报销制度。如果存在疑问,建议与公司财务部门或相关负责人沟通,确保报销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