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行政行为的效力是否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
我遇到一个行政行为,感觉不合理就申请撤销了。现在我想知道,撤销这个行政行为后,它的效力是从撤销那一刻开始算,还是会追溯到最开始作出这个行政行为的时候呢?我不太懂这方面的法律,希望有人能解答一下。
展开


在法律上,撤销行政行为的效力通常是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的。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当一个行政行为被撤销后,就好像这个行政行为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从法律原理来讲,行政行为的撤销意味着该行为本身存在违法或者不合理等情况,不符合法律规定,所以需要进行纠正。既然要纠正,那么就需要让事情回到没有作出这个错误行政行为时的状态,也就是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等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这里虽然没有明确表述效力追溯问题,但从法理和司法实践来看,撤销判决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行政行为的不利影响,恢复到合法状态,所以是具有追溯力的。 另外,从实际意义来讲,如果撤销的效力不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就可能导致一些不公平的结果。比如行政机关错误地对企业作出了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在撤销该处罚后,如果效力不追溯,那么在撤销前企业因为被吊销执照而遭受的损失就无法得到合理弥补。所以,撤销行政行为的效力追溯到作出之日,能够更好地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