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工资起诉流程和费用标准是怎样的?


当遭遇公司拖欠工资时,若要通过起诉来维护自身权益,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起诉流程和费用标准。 首先是起诉流程。第一步是准备材料,这其中主要包括证明你和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像劳动合同、工作证、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另外还要准备起诉状,起诉状要写清楚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比如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数额、利息等)以及事实和理由(也就是公司拖欠工资的具体情况)。第二步是确定管辖法院,一般是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第三步是立案,把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法院立案庭,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就会受理案件并给你出具立案通知书。第四步是缴纳诉讼费,法院受理案件后会通知你缴纳相应的诉讼费用。第五步是等待开庭,法院会根据案件排期安排开庭时间,并提前通知你和公司。在开庭时,你要按照法官的指引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等环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就是等待判决结果,如果对判决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上诉。 关于费用标准,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不过,如果是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