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我国法律责任归责原则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法律责任的事情,不太清楚我国法律在确定责任归属时遵循什么原则。想了解一下,这些归责原则具体有哪些,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能帮我在实际中判断责任的划分,所以来问问大家。
展开 view-more
  • #归责原则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律责任归责原则是指在确认和承担法律责任时必须依照的标准和准则。它就像是一把尺子,帮助我们衡量在各种情况下谁应该承担法律责任,以及承担多大的责任。我国法律责任归责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是过错责任原则。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只有在他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者过失的情况下,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如果他没有过错,一般就不用担责。比如在侵权行为中,如果一个人不小心把别人的杯子碰倒摔碎了,他主观上存在不小心的过失,那么就需要对杯子的主人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过错责任原则在法律条文中的体现。 其次是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一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不同,它不考虑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其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就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种原则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的领域,比如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例如,某工厂排放污水导致附近河流污染,即使工厂证明自己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没有过错,但只要造成了污染的损害后果,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无过错责任原则在环境污染领域的应用。 再者是公平责任原则。当损害发生时,双方当事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但是如果让受害人独自承担损失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比如在见义勇为的情况下,救助人因为救助他人而自己受到了损害,受益人可能要给予适当的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最后是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它是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先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比如在建筑物等物件致人损害的案件中,如果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坠落造成他人损害,建筑物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就要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