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盖然性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个民事案件时,听到法官提到了盖然性这个词,不太明白它的具体含义。我想知道在法律上盖然性是怎么解释的,它在实际案件中是如何应用的,对案件的判决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展开 view-more
  • #盖然性解释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盖然性在法律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俗来讲,盖然性就是一种可能性。在司法实践里,尤其是民事案件中,当我们无法获取绝对确定的证据来证明某件事情的时候,就会依据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来进行判断。 从法律依据方面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八条规定,审判人员对案件的全部证据,应当从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而盖然性规则正是在这种综合审查判断证据的过程中得以应用。其中第八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与诉讼保全、回避等程序事项有关的事实,人民法院结合当事人的说明及相关证据,认为有关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较大的,可以认定该事实存在。这就体现了在程序事项方面,当某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较大,也就是具有较高盖然性时,法院可以认定该事实存在。 在实际的民事案件审判中,当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时,人民法院就会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这就是所谓的“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一方证据显示某事实发生的可能性明显更高,达到了高度盖然性的程度,那么法院就会倾向于认定该事实是真实的。比如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一方主张合同已经履行,并提供了一系列的交货凭证、运输单据等证据,而另一方虽然否认,但提供的反驳证据比较薄弱,此时根据高度盖然性标准,法院可能就会认定合同已经履行这一事实。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