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了劳动者哪些权益?
劳动者依法享有多方面的权益。
首先是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找工作时,不能因为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到歧视,都有平等竞争工作岗位的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保障了这一点。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也很关键,用人单位要按月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给劳动者本人,不能无缘无故拖欠或者克扣工资。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的。
休息休假的权利同样重要,劳动者有权按照法律规定享受年假、病假、婚假等假期,工作之余能有足够的时间休息放松,恢复精力。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意味着用人单位要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是为了帮助劳动者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适应工作发展。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提供相关培训。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用人单位需要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并且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当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出现纠纷时,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此外,劳动者还有权拒绝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劳动者也有知情权、培训权、拒绝冒险权、检举控告权、特殊保障权、参与决策权、职业健康权和损害赔偿权等。
相关概念:
平等就业:指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机会,不受不合理因素限制。
劳动报酬: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经济回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休息休假: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停止工作进行休息的时间,以保障身心健康。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用人单位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所采取的措施。
职业技能培训:旨在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活动。
社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
劳动争议处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产生分歧而引发纠纷的方式。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