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哪个效力更大?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遇到了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规定不一致的情况,不知道该适用哪个。想了解一下,在法律层面上,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哪个效力更大呢?希望能有个清晰的解答。
展开


在探讨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哪个效力大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主要是为了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或者对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作出规定。地方政府规章则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一般是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而制定,或者是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从效力层级上来说,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规章。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有明确规定。根据该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而地方政府规章是由地方政府制定的,其制定要以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为依据。 当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应当优先适用地方性法规。因为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代表了地方的意志和利益,且制定程序更为严格和规范。而地方政府规章是地方行政机关制定的,主要是为了执行上位法和进行具体的行政管理。如果地方政府规章与地方性法规相冲突,地方政府规章应当服从地方性法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