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在拼多多上弄了个假地址是谁的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责任归属。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平台责任是指电商平台对其平台上商家的经营行为负有一定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商家责任则是商家自身需要对自己的经营活动和提供的信息真实性负责。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同时,该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要求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联系方式、行政许可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验更新。 对于商家来说,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商家弄假地址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他们有义务提供真实准确的经营地址等信息,这是保障消费者能够正常维权和沟通的基础。所以商家本身肯定要对其提供假地址的行为承担直接责任。 而拼多多作为电商平台,它有义务对商家的信息进行审核和管理。如果平台没有尽到审核义务,未能发现商家提供的是假地址,那么平台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过错责任。但如果平台能够证明自己已经按照规定进行了合理的审核,是商家故意提供虚假信息且难以察觉,那么平台承担的责任可能相对较小。不过,在消费者遇到问题时,平台有协助消费者维权的义务。例如,平台应该提供其掌握的商家的其他真实信息,帮助消费者与商家取得联系。 综上所述,商家弄假地址的主要责任在于商家自身,但拼多多平台如果存在审核不力等情况,也可能需要承担一定责任。消费者可以先与平台沟通,要求平台协助解决问题;若无法解决,可以向消协等相关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