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缴存基数为什么不是月工资?

我发现我的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月工资不一样,不太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每个月工资挺稳定的,但是缴存基数感觉和工资对不上。我想了解下,为啥缴存基数不是月工资呢,这里面有啥法律规定不?
展开 view-more
  • #缴存基数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层面和实际操作中,缴存基数并不等同于月工资,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相应的法律依据。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缴存基数和月工资的概念。月工资通常指的是劳动者在一个月内从用人单位获得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而缴存基数是用来确定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缴纳金额的计算基础。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这就表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是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而非当月工资。这是因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更能反映职工的整体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 再看社会保险方面,根据《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缴费基数应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但同时,各地为了保证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会设定缴费基数的上下限。如果职工月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通常为60%),则以该下限作为缴存基数;如果职工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通常为300%),则以该上限作为缴存基数。这也是缴存基数和月工资可能不一致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有些企业可能会出于成本控制等因素,没有按照职工的实际月工资来确定缴存基数,而是选择了较低的缴存基数进行缴纳。但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这种违法行为时,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相关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