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代扣代缴社保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在会计处理中,事业单位代扣代缴社保的会计分录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记录。首先我们来解释几个关键的概念。“应付职工薪酬”这个科目,简单来说就是事业单位应该付给员工的各种报酬,其中就包含了单位承担的社保部分;“其他应付款”是核算单位除了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之外的其他应付、暂收款项,这里主要用于记录代扣员工个人的社保部分;“财政拨款收入”就是事业单位从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下面为你详细说明分录情况。当计算单位应负担的社保费用时,按照规定,单位要把这部分费用计入相应的支出或者成本科目。依据《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务会计分录为: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等,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这个分录的意思是,事业单位因为开展业务活动或者进行单位管理等,产生了社保费用的支出,同时形成了对员工社保的负债。预算会计在此环节不做处理,因为此时还没有实际的资金流出。当从员工工资中代扣个人应负担的社保费用时,财务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这表示从员工的工资里扣除了他们个人要交的社保部分,形成了单位对社保机构的一项负债。同样,预算会计在此环节也不做处理。而当单位实际缴纳社保费用时,财务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贷: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这个分录体现了单位把单位承担的和代扣的个人社保部分一起缴纳出去,同时减少了相应的负债。在预算会计中,如果是财政直接支付,分录为:借:事业支出等,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如果是财政授权支付,分录为:借:事业支出等,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如果是银行存款支付,分录为:借:事业支出等,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这是因为实际缴纳社保时,涉及到了资金的流出,所以预算会计要进行相应的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