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缴纳社保的会计分录是怎样的?


在了解员工缴纳社保的会计分录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基本概念。社保一般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对于企业来说,社保费用的缴纳涉及到企业承担部分和员工个人承担部分。企业承担的社保费用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项福利,属于企业的一项费用支出;而员工个人承担的部分则是从员工工资中代扣代缴的。 首先,我们来看计提社保时的会计分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在计提社保时,企业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企业承担的社保费用,并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具体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根据员工所属部门确定)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承担部分) 这里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等科目,是根据员工所在的不同部门来确定的。比如,管理人员的社保费用计入“管理费用”,销售人员的社保费用计入“销售费用”,生产人员的社保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接下来是缴纳社保时的会计分录。当企业实际缴纳社保时,需要将企业承担的部分和代扣代缴员工个人承担的部分一并支付给社保机构。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承担部分)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承担部分) 贷:银行存款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的使用。有些企业是先从员工工资中扣除个人承担的社保部分,再缴纳社保,这种情况下使用“其他应付款”;而有些企业是先缴纳社保,再从员工工资中扣除个人承担部分,这时就使用“其他应收款”。 最后,发放工资时扣除员工个人承担社保部分的会计分录。在发放工资时,企业需要从员工的应发工资中扣除个人承担的社保费用。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承担部分) 银行存款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会计分录,企业就完成了员工社保缴纳的会计处理。这样的处理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