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到已付款但发票未到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我买了一批货,钱已经付了,货也到了,可对方的发票一直没给我。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在账务上该怎么处理,不知道该遵循什么规则,担心处理不当会有财务风险,想了解一下正确的账务处理方法。
展开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货到已付款但发票未到的情况时有发生,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账务处理的方法和依据。 首先,在货物到达且款项已支付,但发票尚未收到时,由于没有发票无法按照常规的采购业务进行账务处理。此时,企业应先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进行暂估入账。暂估入账就是在没有取得发票的情况下,先按照货物的大致金额记录这笔采购业务,以保证企业账面上的存货数量和成本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在货到票未到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合理估计存货的成本进行暂估入账。具体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存货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这里的“原材料”“库存商品”是用来核算企业购入的用于生产或销售的货物,而“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则是为了记录这笔暂时没有发票的采购欠款。 等到收到发票时,需要进行冲销暂估和按发票入账的操作。先做一笔与暂估入账相反的分录,冲销之前的暂估记录,即借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存货科目。然后,再按照发票上的金额进行正式的入账,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存货科目,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用发票),贷记“银行存款”(因为之前已经付款)。 如果到了资产负债表日发票仍然未到,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暂估金额进行调整,以确保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企业应积极与供应商沟通,催促其尽快开具发票,避免长期挂账带来的财务风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