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在了解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计算公式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中人”的概念。“中人”指的是在2014年10月1日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退休金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也就是说,如果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计发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保持待遇不降低;如果新办法计发待遇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的部分,根据退休时间不同,按一定比例发放。 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相对比较复杂,它是以2014年9月工作人员本人的基本工资标准、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以及国办发〔2015〕3号文件规定相应增加的退休费标准为基础,再考虑从2014年10月1日到退休时的工资增长率等因素来计算。 新办法待遇计发标准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这里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本人当年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 = 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比如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等。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 = 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视同缴费指数根据本人退休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因素确定,过渡系数一般在1% - 1.4%之间,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职业年金待遇的计算公式为:职业年金月计发标准 = 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这些计算涉及到的规定主要依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等文件。由于各地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具体的计算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政策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