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发放工资总额可以大于应发工资吗?
我是公司的财务人员,在核算工资时遇到个情况。公司员工的应发工资是根据考勤和绩效算出来的,但老板说要给部分员工多发点奖金,这就可能导致实际发放工资总额大于应发工资。我想知道从法律角度看,这样操作是否可行?
展开


实际发放工资总额是有可能大于应发工资的,并且在符合一定条件和遵循相应规定的情况下,这种操作并不违反法律。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首先,从工资的基本概念来看。应发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基于员工的工作时间、工作绩效等因素,在代扣款项之前应当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报酬。而实际发放工资则是在应发工资的基础上,扣除了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法定代扣款项后,员工实际拿到手的工资数额。 从法律层面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在工资分配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当用人单位因为各种合理原因,如给予员工额外的奖金、补贴、福利等,导致实际发放工资总额大于应发工资时,只要这些额外的支出是用人单位自愿给予,且来源合法,不损害其他员工的合法权益,通常是被允许的。 例如,企业在经营效益较好的情况下,为了激励员工或者对员工的突出表现进行奖励,决定给员工发放一笔额外的奖金。这笔奖金就会使实际发放的工资超过原本计算的应发工资。 不过,用人单位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一是要确保资金来源合法合规,不能通过违法违规的手段获取资金来增加员工工资。二是要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即使实际发放工资增加了,也需要依法扣除相应的税费和社保费用。三是要做好工资发放的记录和账目管理,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提供合法有效的凭证。 综上所述,实际发放工资总额可以大于应发工资,但用人单位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操作,保障员工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