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计算表与工资发放表哪个更具可靠性?
我在和公司核对工资时,发现工资计算表和工资发放表有些数据对不上。我想搞清楚这两个表哪个在法律上更可靠,要是之后和公司有工资纠纷,我该以哪个表的数据为准呢?
展开


在探讨工资计算表与工资发放表哪个更可靠之前,我们先来明确这两个表的概念。工资计算表,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依据员工的出勤情况、绩效表现、薪酬标准等,对员工应得工资进行计算的表格,它是工资发放的一个前期核算依据。而工资发放表,则是记录企业实际给员工发放工资情况的表格,包含了实发工资数额、扣除项目等信息。 从证据效力的角度来看,工资发放表往往更具可靠性。工资发放表反映的是实际发生的工资支付行为,它代表了企业和员工之间工资交易的最终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工资发放表能够直观地体现用人单位是否履行了这一义务,是否按照约定向劳动者支付了足额的工资。 相比之下,工资计算表虽然是工资核算的重要依据,但它只是一种预先的计算,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如数据录入错误、计算方式调整等)与实际发放的工资存在差异。而且,工资计算表更多地反映了企业内部的工资核算流程,对于劳动者来说,实际收到的工资才是最关键的。 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工资数额产生争议,法院通常会更看重工资发放表。因为工资发放表有银行转账记录、员工签字等实际支付的证据支持,其证明力更强。当然,如果工资计算表有双方的签字确认,并且与工资发放表的差异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那么它也可以作为辅助证据,用于证明工资的计算方式和依据。 不过,无论是工资计算表还是工资发放表,劳动者都应该妥善保存。这些表格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证据。如果发现工资计算表和工资发放表存在差异,劳动者应当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其作出合理的解释。若沟通无果,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