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房租能够报警吗


不交房租是可以报警的。不过需要了解的是,房屋租赁纠纷本质上属于民事纠纷,报警后警方主要起到的是调解作用,一般不会直接进行立案侦查或者对拖欠房租的房客进行治安处罚。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一条规定,承租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对支付租金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相关规定仍不能确定,租赁期限不满一年的,应当在租赁期限届满时支付;租赁期限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限不满一年的,应当在租赁期限届满时支付。第七百二十二条也指出,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请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如果遇到房客不交房租的情况,首先可以查看租赁合同中是否有相关约定,若有则按照合同约定处理;若没有约定,双方可以先尝试协商解决。要是协商不成,还可以向居民自治组织、居委会或者房管所相关工作人员申请调解。若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出租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起诉前要确定管辖法院,原告可以在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还要写好包含原被告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的起诉状,并整理好如出租房屋的权属证明、租赁合同等相关证据。之后到管辖地所在地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提供证据,按规定交纳费用,等待审理判决。若判决生效后对方仍不履行支付义务,还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相关概念: 管辖法院:就是有权审理这个案件的法院,确定管辖法院能保证案件在合适的地方进行审理 。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强制执行:是在当事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由法院通过强制手段迫使对方履行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