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签好后是否能退?


在法律层面,租赁合同签好后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退的,但要依据具体情形来判定是否要承担相应责任。 从合同的基本原理来讲,租赁合同属于双方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当双方在自愿、平等且意思表示真实的基础上签订合同后,合同就依法成立并生效,双方都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一旦合同生效,随意解除合同就属于违约行为。 不过,存在一些法定的情形,即使合同已经签订,也可以合法地解除合同。比如,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这里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像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如果出现上述法定情形,那么解除合同就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要是不存在法定解除情形,而一方想要提前解除租赁合同,就需要和对方协商。如果对方同意解除合同,那么双方可以就解除合同的相关事宜,如是否退还租金、是否支付违约金等达成一致意见。若协商不成,执意提前解约的一方就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通常在合同中有约定,常见的有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综上所述,租赁合同签好后能退,但退租的方式和是否承担责任要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