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发票是否可以报销?


在财务报销的实际操作中,发票通常是报销的重要凭证,但没有发票并不绝对不能报销。下面我们分情况来解释。 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报销,这主要依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有些企业为了规范财务管理、保证费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会严格要求报销必须提供发票。这是因为发票能够清晰地证明费用的发生以及具体金额,便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和税务处理。如果企业有这样明确的规定,那么没有发票可能就无法完成报销流程。但也有一些企业,对于一些小额的、确实难以取得发票的费用,可能会有特殊的处理方式。比如员工因紧急情况购买办公用品,供应商无法提供发票,企业可能会允许员工凭借其他能够证明费用发生的凭证,如收据、支付记录等,在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后进行报销。 从税务角度来看,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企业发生支出,应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作为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相关支出的依据。发票是最常见的税前扣除凭证,但如果企业在境内发生的支出项目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对方为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增值税纳税人,其支出以发票(包括按照规定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对方为依法无需办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者从事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个人,其支出以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或者收款凭证及内部凭证作为税前扣除凭证,收款凭证应载明收款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及身份证号、支出项目、收款金额等相关信息。小额零星经营业务的判断标准是个人从事应税项目经营业务的销售额不超过增值税相关政策规定的起征点。所以,如果企业没有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相应的费用可能不能在税前扣除,这会增加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导致企业多缴纳企业所得税。 综上所述,没有发票是否可以报销不能一概而论,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制度和税务规定。如果遇到没有发票的情况,建议及时与企业的财务部门沟通,了解具体的处理办法。





